优秀德育导师 | 生工食品学院徐惠荣:爱心育人,为师亦为范
埋头科研,潜心学问
身兼数职,依然和同学们比肩同行
循循善诱,细细耕耘,倾心守护
做好同学们成长成才的“方向标”
大气谦和,温柔中正
思想教育、课程教学、科研创新
实践教育、就业指导
全程在线,答疑解惑
这是一群可爱的人
研究生成长的每个阶段
都有他们的身影
他们
就是研究生德育导师
老师简介
徐惠荣,教授、博导,曾任生工食品学院副院长,日本京都大学访问学者,现任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农业试验站党委委员、副站长,主要从事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技术与智能装备的研究工作。近年来主持国家基金、科技支撑计划、重点研发计划、浙江省领雁计划等项目。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、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、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,并获“第八批中央和国家机关、中央企业优秀援疆干部人才”荣誉称号。曾担任2016级农业工程博士生班德育导师。
亦师亦友,爱心育人
无论何时,只要学生有需要,徐老师总会耐心细致地指导和帮助学生。在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,徐老师一直坚守在教育第一线,工作勤勤恳恳,务实肯干。“做好老师”是一项艰巨的任务,不仅需要爱心、耐心、细心,还需要创造。徐老师坚持“育人为本”“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”的教育理念,认为育人是老师的首要任务,要把学生当作平等的、共同参与的、共同研究的伙伴,支持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、自主发展,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氛围。徐老师也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教育理念,坚持开展德育导师见面会、党委委员走进学生党支部、季度生日会等活动,与学生们交流互动,做学生心灵的沟通者、人生的导师。
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。一个不经意的动作、一个责备的眼神很容易在师生间隔起一道心灵的屏障,但老师多一道信任的目光,多一点鼓舞、多一点包容,往往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健康成长。有毕业生在给徐老师的教师节贺卡中这样说,“在学校这段时光让我迅速成长,学会思考、学会承担,而这一切,都是在您的辛勤培育下,难忘每一次遇到困难时是您给了我一次又一次的支持与鼓舞,也难忘您给我的无数锻炼的机会与包容。”
“让德育像呼吸一样自然,让德育与学生的心灵无缝对接,让德育更富魅力和效力”,这是徐老师对自己育人工作的总结。
以身立教,前行不辍
“‘这个研究方案写得不错,有些细节还需要修改’,经常在清早收到徐老师这样的邮件”,徐老师的研究生如是说。
徐老师平时工作比较忙,但他经常起得很早,充分利用清早几小时工作与思考,并每周固定一个半天与研究生一起进行学术进展交流讨论。
徐老师所在的IBE团队一直鼓励研究生开展“面向前沿、问题导向、应用场景驱动”的“有品位的”研究,要求研究生围绕农业工程领域中的科学问题和产业难题,从问题根本出发进行深入研究。
他更是以身垂范,用认真、负责的工作态度鼓舞着所带研究生在学术工作上不断取得新的进展。徐老师指导的研究生曾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、美国ASABE国际农业机器人大赛、全国农业机器人大赛中获奖,在他担任德育导师的博士生班级,有1人获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、3人获国家奖学金、1人获省优秀毕业生称号、3人获校优秀毕业生称号。如今,这些同学都走出求是园,带着从徐老师身上学到的踏实、坚韧,继续在祖国的沃土上发光发热。
立德树人,追求卓越
徐老师在担任德育导师的同时,也担任学院副院长与党委委员。担任学院副院长时,他注意收集师生意见,切实解决师生需求,他关注学生的成长,开展“不忘初心,拥抱奋斗,成就最好的自己”专题报告,带动学生参与学院建设,为学院发展出谋划策。
担任学院党委委员时,徐老师还联系智能农业装备研究所智农一、智农二、智农四3个研究生党支部,通过参加党员座谈会、民主生活会、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以及开展“学习科学家精神,努力成为新时代有为青年”专题报告等形式,教育研究生要“追求有灵魂的卓越”,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,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。
“
老师寄语
引用北大孙祁祥教授一篇题为《珍惜》的演讲,与大家共勉。我们要珍惜当下:认真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情,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极致和卓越;要珍惜他人:珍惜师生情,珍惜同学情,珍惜朋友情,不要把从别人那里得到的一切看做“理所当然”,要心存感激,常思回报;要珍惜自己:平衡好学习和锻炼身体的关系,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年人;要珍惜内心渴望:做自己喜欢、擅长的事,不要人云亦云、心浮气躁,做最好的自己;要珍惜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:我们赶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,时代给予了我们每个人以机会,要为这个时代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!